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物联网,在激进浪潮中渐趋沉稳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5-01-23 08:55:09   浏览:7635次  

导读: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的一年,物联网产业也在新兴科技革命以及产业浪潮中得到了充分发展。各行业体系自身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加深对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的理解与落实力度。...

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的一年,物联网产业也在新兴科技革命以及产业浪潮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若将传感器、RFID以及网络设施等均考虑在内,2014 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7310 亿元(该统计参照中科院数据),其中安防、电力和交通是物联网应用规模最为突出的领域,其他如医疗、物流、环境以及金融等行业的物联网业务增长也较为迅速。相信2015年随着技术革新以及与行业的融合加深,物联网应用业务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并进而为行业变革和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做出重要贡献。

物联网产业走向成熟

具体而言,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政策环境越趋成熟、市场应用深化发展、协同创新积极推进、产业整合日益加剧。

第一,政策环境越趋成熟。自2010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首次将物联网产业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国家及各省市又陆续出台了针对涉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项扶持及政策。2014年2月8日,国务院特别召开了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统筹部署物联网产业链协调健康发展;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推进启动了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工作部署。这些政策架构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构建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越趋成熟的政策体系与环境,为产业各环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且必要的支持。

第二,市场应用深化发展。2014年,在“应用示范激发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发展”的政策牵引下,物联网产业越来越多的示范项目成功得以市场化应用;同时,随着“两化融合”步入全面渗透、加速转型、深度应用的新阶段,物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应用日趋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切实落地,如工业4.0等,满足了工业化进程中对新技术、新管理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协同创新积极推进。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等的应用创新及融合,使得物联网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深化,如江苏邮电规划设计院承建的“智慧高速”项目,在宁沪高速公路段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化技术,打通了数据与业务的“任督二脉”,实现了“动态感知、深度融合、多元服务、高效决策”的行业智慧。同时,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也日益加深,如江苏省在省经信委统一部署下成立了若干组不同主题特色的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每一组均是由几家单位自发协同组建而成,涉及物联网若干环节。

第四,产业整合日益加剧。2014年物联网产业加剧了整合态势,激进浪潮进一步返璞归真:一方面产业各界加速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力集聚、形成突破;另一方面,产业也在发展中加剧整合,甚至基于市场化淘汰了若干实体,形成了整合发展新态势。

标准建设丞需大突破

可以说,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积极的可行性政策出台、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协调与互动、重点应用领域的重大专项实施,这五大因素成为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突破发展的关键。其中,核心技术突破是物联网产业系统内部的能力建设,这是核心内容,也决定着我们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则是产业链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阶段物联网标准体系由于客观上缺乏规模化,以及数量众多的标准化可复制应用,建设步伐相对滞后,这也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特点之一,即物联网的标准化技术引领作用并不是特别大;其他三项基本是政策及配套支持方面的,目前阶段正需要这样的产业扶持及配套支持,从而有序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事实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依赖于市场需求,无论是政策环境的建立、应用市场环境的推动,还是标准、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技术的融合应用,都是从产业边界环境或是自身技术市场价值的角度加以推动,这就形成了推进物联网市场坚实需求的合力。因此,物联网产业本身的价值毋庸置疑,其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有利的政策环境将依然会在2015年得到巩固,包括上述五个因素中的后三点。至于知识产权和标准,依然会平稳发展,其中涉及国际标准化工作很可能会有更多的突破。

行业信息化落实力度待加强

随着市场需求和产业进一步整合的加剧,产业发展可能会遇到一些新问题,由于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涉及行业信息化应用的若干领域,因此2015年物联网产业要想继续快速发展,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得到重视。

一是各行业体系自身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加深对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的理解与落实力度。这尤其需要自上而下的决策力和推动力,勇于通过物联网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保障生产安全等,并将应用物联网的行业信息化项目提升到“一把手工程”的高度,这对行业及技术发展的推动将会事半功倍。

二是加紧建设面向市场化应用的物联网技术及产品体系,尤其需要建设以可行、可用、可实施、可操作为导向的完全市场化的物联网应用业务及产品体系,以实用和高性价比特性满足各类行业客户的信息化应用需求。这其中,既需要核心技术的突破,也需要从业者深度理解行业特点,应用业务及产品的设计需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

从行业应用走向大众生活

总体而言,2014年是物联网产业走向成熟的一年,是深化应用以及融合渗透的重要节点,在激进浪潮中渐趋沉稳,在沉稳发展中加快融合,在融合进程中愈发成熟。随着物联网产品及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与其他新兴技术的融合加剧,物联网正成为变革各行各业生产及管理的关键元素和重要引擎。2015年,物联网产业将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融合。

首先,与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融合加剧。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本身就需深入各行各业,譬如在交通、电力等行业已经得到深入融合的应用,并且这种融合会进一步加剧;同时,在更为传统的一些领域,譬如工业、制造业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进一步以流程革新和应用融合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以基于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应用推动行业革新发展。

其次,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加深。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可进一步从行业应用市场转移到大众生活及民生领域,譬如各类具备身体健康监测功能的穿戴设备,这方面将在2015年得到进一步发展;此外,物联网在各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大都离不开大数据,比如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可为运营或建设单位提供有效的交通运营、管理和决策分析所需的数据支持,这种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的相互渗透为行业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服务。

最后,应用示范与市场需求的交错融合。越来越多的物联网示范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和有效的实验和示范引领作用,为市场需求的培育夯实了基础,相关行业也会从示范建设的政策需求逐渐演变为真切的市场需求,这种交错融合相信会在今后的产业进程中愈发凸显。

对话:

《通信世界》:在物联网应用方面,许多人特别看好智能家居,您对此如何看待?

奚加荣:智能家居的概念和原型从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但至今一直未有实质性突破,目前还是只是在一些小众的细分领域有所建树,其规模化市场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和体验引导。

首先,从市场需求角度,智能家居是为用户提供家庭环境内的智能化应用与体验,其用户市场需求相对比较薄弱,无论是智能化家居安防还是远程控制家庭设施等应用,均与大众用户的吃穿住行以及通信等基础消费有一定的距离,仅在高档住宅和智能家居产品发烧友中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大众用户对这种价格颇高的产品仍持观望态度。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已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这种“产品先行、市场未动”的局面,如同iPad触发平板电脑的市场井喷一般,需要一种体验式的产品消费和应用撬动。目前,这方面已有很多大公司在跟进和推动,我们乐见其成。

其次,从技术角度分析,家庭环境中所需的技术种类以及接口繁多,譬如各类家电设备、IT电子设备涉及的接口,就包括蓝牙、Wi-Fi、红外、USB、网口等。对于产品设计及应用业务的沉淀而言,繁多的种类给产品的兼容性和复杂度提出更高要求,虽然可兼容各类技术的应用平台类产品试图一统智能家居的市场,譬如 Jini、Upnp、OSGi以及国内的e家佳等,但其发展均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仍存在着复杂度和兼容性的平衡,以及市场需求乏力等问题。

此外,对于以提供服务产品为形式的智能家庭应用而言,商业模式也是目前阻碍其发展的重要障碍,在现阶段的政策环境下该问题尤为突出。

《通信世界》:面对物联网发展新形势,您对产业链各方有何建议?

奚加荣:若从物联网体系三层架构的分层角度来看,可以有以下建议。

对涉及大量底层传感等关键及核心技术的感知层而言,由于这是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链最为薄弱的环节,一方面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建设遵循底层基础科学及技术应用规律的客观评价体系,给予研究力量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以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而非短平快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产业链环节中的各方也需要以更长远的战略规划来投入资源,以基于技术力量的聚合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

对与电信运营商密切相关的网络层而言,目前阶段尤其需要运营商以开放、共赢和合作的姿态与产业链各方通力合作,形成产业链融合渗透和互补互利的可持续开放态势。

对与各行各业高度渗透的应用层而言,一方面需要各行业建设单位在应用物联网变革自身的进程中,以勇气实现突破,以创新协力发展,坚定落实步伐;另一方面,也更需要更多的承建单位深入理解行业,以精湛的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行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可鉴可行的应用业务及产品。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iPad 协同创新 智能家居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